春秋楼是关帝庙的主建筑,整个二楼垂柱悬空全靠横梁承托,建筑奇巧,楼内关公身着便装,夜读《春秋》,解悟着《春秋》教意。
佛教居中国三大教之首,孔子删定《春秋》,在历史长空里高扬着仁、义、理、智、信的惊奇。这属于言教,关公喜读《春秋》,在华夏的山川间谱写着忠、义、仁、勇的千古绝唱,这属于身教,文胜孔子、武胜关公,儒教完成了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的偶像塑造。
史入清朝,从高悬在各个从殿堂上的清代牌匾就知道大清帝国对关羽的封谥有增无减,可是明代已经把关公封到最高的地位上了,清朝就只好在字数上作文章。关公遂被封为“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羽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封号长达26个字,用尽了美好的文词,超越了前代的任何王朝。
据说康熙皇帝还编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神话,他自称是刘备转世,在一次临朝议事之前,忽听背后有脚步声便问“身后何人”?传来的回答是“二弟关羽”,康熙又问“三弟何在”?身后又答道:“镇守四方”,这个和宋徽宗“关公战蚩尤”的神话相类似的传奇故事确实道出了历代帝王想借关公安定天下的治国之术。
到清代为止,谥封关公的攀比之风结束了,有幅被简化的对联描述了这种神化关公的过程“儒称圣世称佛道称天尊,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关公成了神中之神、帝上之帝,被奉为超时空、超民族、超信仰、超国界的华夏第一神。
关公庙是关公信仰的舞台,谈到关庙的建造,还是离不开盐池。盐池南面是山,北边临水,东面有太行、王屋二山阻隔,解州在盐池的西端,是一座天然的水旱码头。古时候,这里商贩云集、客栈林立,一派繁华。
以仁义为本的商人想祈求关公神灵的护佑,普通百姓们想使关公魂归故里,于是便在解州筹款。隋朝年间,公元589年建立了早期的关公庙。
明朝时有一艘从福建泉州渡海的商船把官庙分灵到船中祭祀,这艘商船最后定居台湾省,就在台湾的凤山,兴建了文衡庙也就是台湾省最早的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