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塔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泮溪酒家对面“云津苑”内。文塔高13米,为六角形金字尖顶砖木结构。塔基座为石砌,塔身则用东莞大青砖所砌。塔底每面宽2.5米,塔高二层,塔门向北,门首有“南轴”石匾,二楼窗顶上方嵌有“云津阁”石匾。塔尖顶部有陶瓷葫芦,高达2米。在文塔周围,本是河涌遍布,荔枝树丛生,花艇游弋,如今变成十里通衢的花街,而文塔静立其间。据附近的老广州说文塔建于明末清初。
文塔的作用
文塔是古时人们用来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掌握文人骚客功名命运的神塔。在民间的传说中,文曲星手执一笔,掌司民间功名,谁被此笔点中,便可高中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所以,人们通常取其寓意,把文塔建成似一支笔尖向上的形状。在古时候,一个人要改变命运,飞黄腾达,通常只能通过考取功名,走上仕途。所谓“文人走笔安天下,武士上马定乾坤”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因此佑助“文人走笔”的文塔便成了寄托读书人荣誉和梦想的“功名塔”。所以,正如《阳宅三要》所说:“凡都省府厅州县,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申、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笔塔,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山上立文笔,或平地修高塔,皆为文峰。”
文塔的护荫与庇佑
笔者家传古籍堪舆书中记载:在清代,广东省一共出过三个状元,他们分别是乾隆四年巳未科状元———番禺县人庄有恭;道光二年壬午科状元———吴川县人林召棠;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顺德县梁耀枢。据考究,这三个状元在上京赶考停留广州途中,无一例外都到文塔祭拜祈福,希望文曲星能点中自己,高中状元。结果,最后他们都能摘取状元桂冠。
建文塔的避忌
文塔虽然可以庇佑一个地区的人们多出文人,但是文塔并不是随便可以建的。据载:古时建文塔必须得到皇帝的御批。而皇帝御批某个地方建文塔,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当地出过有名的文人,如状元等。皇帝御批建文塔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对这个地方的表彰;二来鼓励后辈学子奋发向上,考取功名。
广州的文塔,见证着荔湾的历史,也庇佑了荔湾区不断诞生文人雅士,使泮塘成为岭南文化风俗的发源地。